我本不叫媚儿,我原叫杜婉,二十七年前生在大梁岭南。

    我家是普通的商户,不算大富大贵,但一家人过得也算安逸。我在娘亲的安排下从小读《女戒》、学女红,像世间所有的女子一样努力让自己变得知书达理,以便来日嫁个好夫君。

    从我及笄起,前来提亲的媒婆便踏破了我家的门槛。我都寻着各式理由婉拒了。

    爹娘问我缘故,我只撒着娇说自己还小,不想离开他们,不想嫁人。女儿黏人,爹娘听了也高兴,他们便依了我,十六岁前若我不想,便不嫁。

    我没同他们说,我心里有个人,他叫向政,是一个书生。

    那年乞巧节前夕,我带着丫头上街寻好看的布匹,路过一个书摊。我对那些书并不感兴趣,娘告诉我,我们女子,只读《女戒》便够了。可我一眼便看中了正在埋头读书的摊主。

    他着一身旧衫,于熙熙攘攘的闹市中,手捧一本《礼记》埋头苦读。这尘世的纷纷扰扰仿佛都与他无关。

    我鬼使神差般朝他走去,直至我走到他身边,他都没有发现我。

    “公子?”我轻声唤他。

    他被吓了一跳,手中的书掉到了地上。他抬头看我,怔愣了片刻,直到我又唤了他一声,他才慌慌张张拾起地上的书,低头问我:“姑娘要买什么书?”

    我随手翻了几本书,并无兴趣,我看向他摆在一旁的破旧小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

    “你可会作画?”我问他。

    他局促地点点头,“会一些。”

    “画一张人像要多久?”

    “一炷香。”

    我点点头,走到一旁,对他说:“那便劳烦公子为我作一幅画吧。”

    “好……好,还请姑娘稍等。”他迅速收拾了一下桌面,提笔为我作画。

    我立在那里,耐心等候的间隙悄悄观察着他。他本就生的不丑,一脸书生气,认真作画时的模样让他又添几分魅力。我们几次四目相对,他总是红了脸迅速低下头去。

    不多时,他便作好了画,细心地将纸上的墨水吹干。我站到他身边去看画,画的确实有几分神韵,我很是满意。

    我抬头看去,他立着的幡布,上面写着作画一幅一贯。我从丫头手中拿过荷包,将一两碎银放在他的木桌上,说道:“画的甚好。”

    他羞红了脸,连带着耳朵也红通通的,说什么也不肯收下银子。

    “姑娘天生丽质,小生技拙,难以画出万分之一风韵,岂敢收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