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小七……

    而小七此时的目光却是与县令对视到了一起。

    刚刚她一直看着村长,后知后觉的感觉到一道灼热的目光时不时的聚焦在她的身上,她凭着感觉回望回去,就发现竟然是本地的县令。

    可是没有想到,她刚刚看到县令,他就逃也似的赶忙低下了头,小七疑惑,就还在看着县令的脑袋纳闷儿的时候就看到县令又激动的半抬起头看向自己,手抬起后小小幅度的对着她行了一揖,动作轻微到正在激烈讨论的村民们并没有注意到,却也能让小七看到明白。

    小七微愣,然后接着便明白了。原来县令知道她了。

    她微微一笑,对着他轻轻点头,示意了一下一旁的村民,并未出声。

    县令也了解的点头,但整个人都振奋激动的不行,目光虽然转向了前方,但眼角余光还是忍不住的偷偷往小七那边瞥一眼,再瞥一眼,根本没有注意到村民们在激动讨论些什么。

    直到村长求助的喊了他两声,他才回神。

    原来是村民们害怕这突如其来的惊喜会夹杂着不为人知的陷阱,毕竟这个馅饼太大太香了。还是有脑子清醒的人想到多一点儿的问题的。

    但,这会有问题吗?县令忍不住的心底吐槽。他都羡慕他们了好吗?要不是现在站在不远处那位少女,他也不会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儿发生。

    但如果这件事做好了,就眼前来说,村子里的后代们都会受益良多不说,他的政绩也会相应突出不少,若数以年计下去,不仅仅是本县,整个北新朝也是会迈出跨历史的一大步。

    想到这里,他不由的对提出这个政策的人深深叹服,当然了,不用想也知道会是谁。同时,他心里对那位的宠女程度又加深了一个层次。

    所以他朝着京城的方向深深一拜,大声感恩了一番帝王跟战王,然后才转回身对着村民们解释起来。

    至于为什么免费,还不是因为知道他们穷吗?要是还跟以前一样的模式,跟他们说拿出钱来让家中孩子去学堂,肯定不会有人去的。这是他县令之职——劝课农桑得出的经验结论。

    读书好吗?读书当然好。普通百姓们知道读书好吗?当然也是知道的。可为什么还是没有人送自家孩子去读书?还不就是都知道读书花费多,没有家底的普通人家根本就支撑不住吗?

    那现在出现的这个“免费”学堂,也就怪不得让他们反应如此大还完全没办法相信了。

    当然了,这个学堂也不能说是完全免费,不然的话那朝廷也负担不起,这学堂也没法一直开展下去。

    朝廷设立的这个学堂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堂。它不光教人读书识字考科举,也可以学习手艺,比如木工、木雕、账房、厨艺等等等等。

    这些手艺课程前两年完全免费,两年后,则学生便可以选择开始走出学堂凭手艺谋生了,之后每年需要按他们收入工钱的比例返还前两年的学习成本,也可以算叫做束脩,一直到还完为止。

    当然了,在校期间每用一项学习资料都要签字,最后累积在一起计算出这些成本的。

    若是两年后选择继续学习则自费,但前两年的“免费”部分解决方案也是在学生谋生后同上。

    当然了,在学习期间也可以以工抵费等等,反正制度还算是很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