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纪志>网游小说>步天为凰 > 第五百三十五章:绝境逢生
    天歌说“既然水的作用这么大,那雨算不算水呢?”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当然算,不然求雨做什么?”

    天歌说“秋雨的一般要祭祀,念经吗?是不是求的雨神,却不是水神呢?”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道教在承袭传统的祈雨仪式时,又对其加以改造,使其与道教的教规教仪相统一。道教不少经典记述了道教的祈雨仪式。道教的祈雨仪式主要包括设坛、诵经、献祭等部分,是用道教的方式对传统的祈雨仪式加以程式化、规范化的产物。道教祈雨发展到清代则更为繁琐复杂。祈雨前,要选定地点筑坛,用八张桌子分别放上一支瓷瓶,瓶中插上柳枝和一面彩旗。”

    突突鱼笑道“呵呵,我知道八张桌子围成一圈,分别代表八个方位,方位名称用彩笔书于旗上。设坛毕,须择吉日良辰,请高道登坛祈雨。祈辞陈说农务急需雨水的情状,诉说农夫盼雨之切,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道士念咒时,还要取净瓶中的枝蘸水向四周挥洒。如不降雨,道士则反复念诵“天地絪蕴”、“风调雨顺”、“物阜民安”等语。道教祈雨仪式,既有对传统的因素,也有道教的独创。”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水崇拜对道教的理论、神仙谱系、法术仪式等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道教是一种深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土壤中的宗教,与中国的历史、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根抵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噗噗鱼道“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雨后彩虹,蓝天白云;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积水,艰难绝望。”

    天歌说“哦?抬头看天的是谁?”

    噗噗鱼道“王阳明属于前一种人。王阳明二十八岁中进士,随后在京城做官,三十三岁时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仕途顺利。然而在他三十五岁那年,人生的一场大雨,一场生死攸关的特大暴雨倾盆而下。”

    天歌说“发生什么事了?”

    噗噗鱼道“他因为出于义愤,上书皇帝言政,触怒宦官刘瑾,被打四十廷杖,贬到贵州龙场驿站当驿丞。”

    天歌说“驿站是干什么的?”

    噗噗鱼道“驿站是古代为传递官府文书而设立的中转站,驿丞是驿站的小官,不入品级。王阳明离开京城后,刘瑾派了手下暗中跟随,想寻找机会加害。王阳明在钱塘江边抛下衣物,装出投水自尽的假象,然后搭乘商船去舟山。途中又遇上飓风,一日夜间被大风刮到福建边境。”

    上岸后跑了几十里的山路,夜晚去敲一座寺院的门,要求借宿,被一个和尚拒之门外。他只好找了一个无人管理的小庙,靠着香案睡觉。

    半夜里,突然来了一只老虎,绕着走廊大声吼叫,却没有进去。

    天歌说“被老虎吃掉了?”

    噗噗鱼道“第二天清晨,那和尚想他一定被老虎吃了,却发现王阳明安然酣睡,喊他才醒。和尚吃惊地说“你一定不是平常人,否则怎么会没事儿呢?”就请他进寺。在寺里,王阳明遇到了一个曾经与他有一面之缘的道士。道士为王阳明卜了一卦,得“明夷”卦,告诉他“君子利艰贞,晦可明”,意思是君子只要坚守自己的贞操,就能度过艰难,黑暗终会过去,光明终会到来。王阳明决定先到南京探望父亲,再赴任贵州,离开时在寺院墙壁上题了一首诗。”

    其中一句是“险夷原不滞x中,何异浮云过太空”,把所遭遇的凶险艰难看成是天空中的浮云。

    天歌说“独善其身,兼善天下……”

    噗噗鱼道“到了龙场驿站,困难重重,没有居住的房屋,人生地不熟,与当地居民的语言又不通,因为水土不服,不久随从们都病倒了……

    王阳明生火做饭,照顾生病的随从,并且唱歌给他们解闷;开荒种地,与当地的居民交流沟通,并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王阳明不忘时常静坐,思考自己苦苦追寻的圣贤之道,“如果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会怎么做呢?”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终于在一天夜里,他大彻大悟,“圣人之道,本心自足!一种振聋发聩的思想——王阳明“心学”就此诞生,这就是思想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